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
尊敬的老師們,
今年是第38個教師節。我代表學校感謝您們對國美的愛,感謝您們的辛勤付出。無論您是專業教師還是在管理崗位,中國美院的任何一點成就,都離不開您們的努力。您們在這里工作了幾十年,與學校風雨同舟,榮辱與共,國美就是你們的家。
我要祝賀所有的獲獎者、入選者,我們優秀的教師和團隊,你們為學校贏得了榮光。我要祝賀所有榮休的老師們,你們即將開始人生的下半場,這一場沒有內卷,沒有指標,你們將更自在的生活,更從容地工作,更純粹的創造。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國美的榮光!
每年這個時候,大家都會想起自己的老師,老師是一個人生命中至關重要的角色。韓愈《師說》中最有名的一句是“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”。在這個時代,老師們“解惑”不止是解“迷惑”、“困惑”,還要解“誘惑”;“授業”不只是職業的培訓,更不是教人爭名逐利,而要引導學生們安身立命。老師讓我們擺脫人生的各種惑,引導我們安頓身心,所以我們感念師恩。
在韓愈的理解中,師者的首要使命是“傳道”,他說:“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”。師之為道,以人弘道,非以道弘人,道之所在,心之所向,身之所往。數千年歷史上,正是教師這個群體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。科幻作家劉慈欣有部短篇小說叫《鄉村教師》,其中有這樣一個橋段:
艦隊統帥:“你是想告訴我們,一種沒有記憶遺傳,相互間用聲波進行信息交流,并且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,能創造出5B級文明?!而且這種文明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高級文明培植的情況下自行進化的?!”
“但,閣下,確實如此。”
“但在這種狀態下,這個物種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間積累和傳遞知識,而這是文明進化所必需的!”
“他們有一種個體,有一定數量,分布于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,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。”
“聽起來象神話。”
“不,”參議員說:“在銀河文明的太古時代,確實有過這個概念,但即使在那時也極其罕見,除了我們這些星系文明進化史的專業研究者,很少有人知道。”
“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?”
“他們叫教-師。”
……
科學幻想讓我們跳出人類紀視角來看文明發展,就會發現人類文明就是靠教師,靠這些“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”維系傳承,實現進化。
“傳道”是師者之天命,教師因這個使命而無比神圣。所以,蘇格拉底坦然赴死;所以,他的學生柏拉圖說:“我愛吾師,更愛真理”。所以,司馬遷會在《史記》中專列《孔子世家》。再過半個多月,就是孔夫子誕辰的日子。那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公開講學的教師。太史公說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雖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……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,當時則榮,沒則已焉。孔子布衣,傳十余世,學者宗之。自天子王侯,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,可謂至圣矣!”后世更將孔夫子尊為“素王”,以為萬世師表,人之極也。
孔子的道是教育之道,他倡導“有教無類”“因材施教”“不憤不啟”“不悱不發”。孔子的道是學習之道,他講求“學而知之”“學以致用”“溫故而知新”“舉一而反三”。孔子的道又是人之道,他說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”。
在中國美院的第一代名師身上,有三個共同的特點:其一,他們藝理兼通,既是畫家又是畫學家;除了專業之外,都有詩性,有文心,他們中的許多位都是學者和詩人。其二,他們的藝術主張背后,都有著博大的文明史觀;因此他們有一種深沉的歷史意識,有著民族文藝復興的精神擔當。其三,他們都有開闊的視野、開放的胸襟;他們平視泰中泰西,絕不迂腐狹隘,就像黃賓虹先生所說的——“向世界伸開臂膀,準備著和任何來者握手!”我以為,這三個特點是國美教師最珍貴的傳承。正是這個傳承,使中國美院逐漸成長為一個有世界眼光的大學、有文化抱負的大學、有歷史愿景的大學。
1940年代末,我們學院的前輩吳大羽先生對學生們說:“師生之間,是一種道義關系”。吳大羽先生所謂的“道義”是什么?在他1940年代給吳冠中、趙無極、朱德群等學生們的書信中,我們可以找到答案。他說:“藝術的根本在于道義”。師生之間,是一種道義關系,因為藝術之根本就在于道義。在國美,這種道義就是要做到“多元互動、和而不同”,“同無妨異,異不害同”。
藝術是一個真實的生命過程,藝術創造的過程也就是藝術家自我創造的過程。藝術的道與義是詩與真、美與善的統一,藝術家應該創造出更美更真的人生和更加善好的世界。而藝術教育的道與義正在于藝術本身——為藝術教,為藝術學,為藝術生,為藝術活,為藝術戰——這就是吳大羽先生這代人的道與義,也是所有國美人的道與義!
最后,祝全體國美人身體健康,節日快樂!
(注:本文為2022年9月10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在中國美術學院第38個教師節上的致辭,授權發布。)
中國美術學院教職工教師節合影